主办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出版单位:上海市
期刊级别CSSCI、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8072
国内统一刊号:31-2089/F
出版周期:双月
创刊年份:1994
学科分类:贸易经济
编辑团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编辑部
期刊宗旨和范围:长期来一直秉持遵循促进学术争鸣、推动改革开放的办刊理念,坚持“以学术质量为本、服务作者读者为纲”的办刊精神,实行双向匿名审稿、优稿优酬的审录制度,为推进我国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研究事业提供重要的学术窗口和平台。
栏目设置:入世论坛、入世专题、WTO与中国、WTO研究、知识产权、服务贸易、贸易政策、区域合作。
期刊简介:本刊创刊于1994年6月,创刊名为《关贸动态与研究》(月刊),1995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WTO)接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本刊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999年4月以《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之名(国内统一刊号CN31-1806/F)公开出版发行,2010年起改版扩容为双月刊。随着原主办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于2013年6月更名升级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核准自2014年起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31-2089/F),同时,本刊在内涵上也从以刊登多边贸易组织(GATT/WTO)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学报转变为以国际经贸为核心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报。
投稿指南:来稿一般以15000字为宜,以WORD文档提供,按以下部分顺次排列: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含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以及英文部分(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和关键词5项内容,并应与中文相关内容相一致)。基金项目请按以下格式标明:“基金项目:本文受[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的资助]”。正文三级标题分别用“一、二……”、“(一)、(二)……”和“1.、2.……”形式编号。【来稿体例格式可至本刊主页“下载中心”查看投稿范文】 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等内容置于文末。 作者姓名与单位:作者姓名置于标题下,多位作者之间空一格,署名作者人数不宜超过3人,单位置于姓名之下括号之内,需包括单位名称(具体到二级部门),所在城市及邮编。不同作者不同单位时以角标标示(如例2)。中文作者拼音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如:王亚南,WANG Ya-nan). 例1: 王一 张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期刊社,上海 200336) 例2: 王一1 张二1,2 (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 200336;2.北京XXX大学,北京100000) 作者简介:置于参考文献之后,英文标题之前,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单位全称,具体到二级单位),职称,学位(最高学历,如经济学博士。如是在读博士,则写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中文摘要:300-400字左右,应客观集中反映论文核心内容与观点或结论,不要出现介绍评价性语言,避免出现“笔者认为……”、“我们认为”之类的表述,并应避免使用笼统、概括性表述。英文摘要(Abstract)应与中文摘要对应。 关键词:3~5个,应选择能够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或词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关键词用“Keywords”,并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且除缩略语和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外,用小写。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信息以篇首标题脚注形式添加,须包括基金项目名称、编号,一篇文章所列基金项目不超过3个,项目与项目之间用顿号分隔。 例:*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1111)的资助。 图表及公式:文内图表和数学公式须规范。图表中的文字一般用中文表达(缩略语除外),应使用规范术语;图中的点、线、面及标记符号须清晰准确和可识别(尤其用彩图时务须能使其图表标识在黑白印刷状态下的区分性和辨识性)。所用数据务必核对准确,并标明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本刊引文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份”制形式,即在正文所引用的词、句或段落尾以“(著者,出版年份)”的形式标出,并在正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有关引文文献(按拼音或英文字母顺序先中文后英文顺次排列,并再按自动编号方式以[1]、[2]、[3]……加以编号)。若著者在正文中出现,则直接在著者后加“(出版年份)”标示。著者-出版年制主要注意事项见下【有关本刊所用“著者-出版年份”制的更详细说明以及脚注与引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格式见附表,更多详情可至本刊主页的“下载中心”查看有关文件和范文】。 (1) 引用同一作者同一年份的不同文献,年份后加入a、b、c区别,如(张三,2020a)。 (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著者同一文献但出处页码不同时,则在出版年后加“:页码”,如(李四,2018a:10); (3) 正文中中文作者姓和名全称著录,欧美作者只著录姓氏(包括其中译名以及以中文拼音书写的人名),两位作者中间中文加“和”、英文加“and/&”,两作者以上者可在第一作者后加“等或et al.”。例如:(张三,2020);张三(2020)认为……;(张三和李四,2020;唐塔普斯科特等,2016;Shang and Price,2019)。 (4) 正文后引文参考文献列表中,中文作者姓和名全称著录,而英文文献第一个作者则姓在前,名在后(名用缩写字母,并加缩写点),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隔,第二个作者开始为名在前姓在后,名与姓之间不用逗号分隔,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作者名前加and。作者超过3人时,著录前3个作者,其后加“,等”或“, et al.”,常见参考文献格式列表示 注释:本刊正文内注释采用当页脚注,且每页重新编号(编号格式为①②③等)。脚注一般为说明性和补充性的内容;对于著者和/或出版年份不详的引文,如电子公告等内容,以及如法学类投稿中有关法律案例、法条等的引用亦用此脚注形式著录引文参考文献。 初审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一旦录用,即通过E-Mail发给录用通知。作者可随时通过本刊在线投审稿系统了解审稿进程,退稿或不录用,或2个月内无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来稿文责自负。本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技术性修改。本刊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请作者勿一稿多发,遵奉学术操守。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优稿优酬制度,不收版面费。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及奉寄2本样刊。 本刊已被若干重要的纸质及电子社科引文索引、电子期刊等列为收录或来源期刊,凡在本刊刊载的稿件均有可能被有关机构引用、转载或摘录,本刊一次性给付的稿酬中已包含上述授权的使用,作者如不同意转用,请在投稿时声明,本刊会作适当处理。
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联系我们 分享: 地址(Add.):上海市古北路620号图书馆303室 邮编(Zip):200336 联系电话(Tel.):021-52067211 52067669 电子邮件(E-mail):wtodt@sina.com
定价: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