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主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出版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CA;JST;Pж(AJ);CSCD扩展版;WJCI

影响因子:1.84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02

国内统一刊号:23-1480/S

出版周期:双月

创刊年份:1959

学科分类:基础科学

编辑团队:东北林业大学

期刊宗旨和范围:《植物研究》将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特色,刊登以反映植物分类学上的新物种、新现象、新进展、新规律为主,同时包括植物群落生态学、生殖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原始性和创新性论文。使这些优秀的科研成果为植物学科和中国林业建设发展,以及森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巨大的作用。

栏目设置:《植物研究》刊登以植物分类学上的新物种、新现象、新进展、新规律为主,同时包括植物群落生态学、生殖生态学、植物化学、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原始性和创新性论文。

植物研究 https://bbr.nefu.edu.cn/CN/1673-5102/home.shtml

期刊简介:《植物研究》为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植物研究》于1959年创刊,创刊时刊名为《植物标本室汇编》,由我国植物学界资深专家周以良先生担任主编,是我国植物界创刊最早的期刊之一,为植物学研究科研成果展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许多著名的国内外植物学专家学者、院士均在本刊上发表了创新性强、质量高的中、外文研究论文。 1981年《植物标本室汇编》更名为《植物研究》,1988年更名为《木本植物研究》,2001再次更名为《植物研究》。本刊现为双月刊,全铜版纸印刷。《植物研究》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已被Scopus、EBSCO、《生物学文摘(预评)》、《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植物研究》所发表的新种、新分类群,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所有发布新分类群均被英国皇家邱植物园出版的《邱园索引》(Index kewensis)所收录。同时,《植物研究》凭借优良的出版质量,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BAD)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国内主流数据库作为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收录,使国内外的植物科学领域的交流进一步扩大。 《植物研究》自创刊起已经走过了63个春秋,在历任主编周以良先生、聂绍荃先生以及祖元刚先生的领导和传承下,经过历届编委会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植物研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植物学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新一届的《植物研究》编委会由东北林业大学著名植物学家祖元刚教授担任名誉主编,付玉杰教授担任主编。国内外植物学及分支学科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他们学术造诣深湛,在所从事学术领域具有显著创新性研究成果,充分保障了《植物研究》在国内植物学领域的权威性、导向性和科学性。 《植物研究》将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特色,刊登以反映植物分类学上的新物种、新现象、新进展、新规律为主,同时包括植物群落生态学、生殖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原始性和创新性论文。使这些优秀的科研成果为植物学科和中国林业建设发展,以及森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巨大的作用。

投稿指南:一、投稿要求 1.投稿前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bbr.nefu.edu.cn/)认真阅读本刊投稿中心中的各项说明,并按照本刊要求修改和补充论文中的有关内容,使论文符合本刊要求。 ---投稿时,请登陆本刊网站在线提交论文。投稿后,可随时登陆查询稿件处理状况。 ---请作者自留底稿及备份。 ---文章署名人应至少具备以下3个条件之一:直接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者,论文撰写者,对作品具有答辩能力的直接责任者。顺序按贡献大小排列。所在单位用“1,2……”上角标表示。 2.投稿作者拥有稿件的著作权,应对其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网上投稿请签订版权转让协议(附全体作者签名),说明无泄密、署名无误和未一稿多投。编辑部拥有稿件的汇编权、印制权和电子版的复制权、发行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有权对稿件的文字、图表进行非思想性的修改及删节。稿件录用后,作者需与编辑部签署《植物研究》作者授权书,将版权转让给《植物研究》,第三方及作者均有权按照CC BY-NC 4.0协议条款分享、使用文章。 3.投稿请务必补全中、英文的文献书目信息,如文献的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基金项目以及参考文献的中、英文译文。 4.我刊采用单盲评议,稿件经过2位及以上专家评议,具体稿件处理流程及周期见如下“《植物研究》稿件处理流程及周期”。 5.稿件审稿费每篇600元,无需作者缴纳,由我刊统一承担。论文发表时需按要求交纳版面费,6个页码以下(含6个页码)论文发表费为3000元;长于6个页码的文章加收超版费,超版费为600元/版。彩色图片(版)根据修图难度,收取制图费200-500元/版。在收取版面费的同时,扣除相应的稿酬部分,不再单独发放。期刊出版后即付样刊3本。 6.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如荣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请及时通知本编辑部,并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 二、稿件格式 1.稿件请按以下顺序书写: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署名不宜超过6位)、作者单位(附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一般为A)。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例CHEN Huafeng)、作者单位(英文)、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致谢(可无)、参考文献、图版说明。 ---中英文摘要应详细概括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 2.来稿首页注脚应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月、性别、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研究方向);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名称和编号。 3.外文字母大小写必须分清,数字或符号的斜体、上下标必须标明。 ---凡文中首次出现的植物科、属、种须附拉丁文学名(注意正、斜体),并核对无误。 ---量和单位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以及国际标准中规定书写。 ---外文学术名词术语的译名用通用译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全称。 ---遗传学术语的使用参见Trends in Genetics (Elsevier Science,1998),基因符号需大写斜体,蛋白质符号大写正体,突变体符号用小写斜体。 ---化学试剂均用普通名(不用商业名)。 ---文中的表格与插图中的所有文字均需具中、英文两种文字并具有自明性,表格用三线表形式。插图须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并在图下方给出中、英文图题。图版照片要求排列整齐紧凑,照片应清晰、层次分明、黑白反差大。图与实物的比例用线段比例尺在图中标注,图题、坐标的标目名称、单位要给齐全。图的大小为:半栏图宽5~6 cm,通栏图宽10~13 cm。 4.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但可以脚标形式标注。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4.1 专著著录格式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霍斯尼 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15-20. [3]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Name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M].3rd ed.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97. 4.2 期刊著录格式 [1]张旭,张通和,易钟珍,等.采用磁过滤MEVVA源制备类金刚石膜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4):478-481. [2]DES MARAIS D J,STRAUSS H,SUMMONS R E,et al.Carbon isotope evidence for the stepwise oxidation of the Proterozoic environment[J]. Nature, 1992, 359: 605-609. 4.3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1]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林.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 [2]WEINSTIEN L,SWERTZ M N.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phia:Saunders, 1974:745-772. 4.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1]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2]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 4.5 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1]张旭,张通和,易钟珍,等.采用磁过滤MEVVA源制备类金刚石膜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4):478-481. [2]傅刚.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2002-03-06].http://www.bjyouth.com.cn/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 4.6 专利文献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01128777.2[P/OL].2002-03-06[2002-05-28].http://221.152.9.47/sipoasp/zljs/hyjs-yx-new.asp? recid=01128777.2&leixin=0. 4.7 电子文献 [1]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0019.htm. [2]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History of OCLC[EB/OL].[2000-01-08]. http://www.oclc.org/about/history/default.htm. [3]林云,孙茜,张小冰,等.中国25个蕨类植物名称原白中排印错误之更正[J/OL].植物研究,(2021-09-10)[2021-10-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480.S.20210329.1357.022.html.

投稿方式:https://bbr.nefu.edu.cn/CN/1673-5102/home.shtml

联系方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51号科技楼东203-2《植物研究》编辑部,邮编150040。 联系电话:0451-82190611;传  真:0451-82190611; E-mail:zhiwuyanjiu@vip.163.com

定价:66.00

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