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期刊级别无
影响因子:0.23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8288
国内统一刊号:51-1576/G4
出版周期:季刊
创刊年份:1999
学科分类:社会科学II
编辑团队: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期刊宗旨和范围:《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的宗旨范围如下: 宗旨: 该期刊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 致力于为教育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交流与发展搭建平台,推动教育科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进步,为中医药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范围: 教育理论研究:对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教育管理:涉及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包括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策略等的探索与创新。 教学改革:关注中医药教育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实践,包括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等,积极推广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 教学研究:涵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如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学科与课程建设:探讨中医药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包括学科规划、学科评估、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为学科和课程的不断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评价、激励等方面的问题,为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提供建议和策略。 高校实验室建设:涉及高校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提供参考。 学生工作: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探索有效的学生工作模式和方法。 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栏目设置:《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的栏目设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教学研究:聚焦于中医药教育领域以及高等教育中与教学相关的各类研究,比如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分享。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涉及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医药院校的开展情况、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专业教育相融合等内容。 管理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药院校及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问题,如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策略等的研究,为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课程思政专栏:重点关注课程思政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实施与推进,包括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如何挖掘中医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中医药教育:围绕中医药教育的特点、规律、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包括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人才培养与教学管理:研究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途径等,以及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管理流程、管理效果等方面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教育纵横:对教育领域的宏观问题、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等进行探讨和分析,包括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视野和理论支持。 研究生教育:关注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简介:办刊历史: 创刊于 1999 年,是国内医学院校乃至全国高校学报中为数不多的教育类期刊。 主办单位: 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主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 期刊定位: 该期刊是教育科学研究期刊,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本校,面向全国。 发行周期: 季刊,一年发行四期。 期刊刊号: 国内刊号为 CN51 - 1576/G4;国际刊号为 ISSN1008 - 8288。 收录情况: 被知网收录、维普收录、万方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 栏目设置: 包括教学研究、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课程思政专栏等。 期刊荣誉: 是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来源期刊。 该期刊对稿件的要求严格,所有稿件需经过匿名评审和专家论证后才能发表,旨在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和创新性
投稿指南:投稿需先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查重需低于 15%。需要按照投稿格式进行撰写,论文可以先进行排版,整理好再进行递交。本刊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管理、改革论坛、教学研究、学科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学生工作、临床教学、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等。 来稿要求稿件应实事求是,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无语法错误。来稿请附英文标题及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文中小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用 “一、”“二、”“三、” 标示;第二级标题用 “1.”“2.”“3.” 标示,第三级标题用 “(1)”“(2)”“(3)” 标示,每级标题序号前均空两格。来稿请用计算机打印,并提供电子版本。来稿请注明作者工作单位及第一作者职务职称、性别、学历、出生年月、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论文如为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请注明基金及项目名称,本刊将优先录用。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6 个月后未收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修改,如作者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说明。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同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来稿请寄(送)《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行政楼 320 室),地址为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 1166 号,邮政编码 611137,联系电话 (028) 61800195。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格式要求 来稿中文一律使用宋体五号字体,英文一律使用 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体,行距均为单倍行距。标题每篇来稿均要有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以简明、具体、确切的词语概括文章的要旨,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英文题名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英文题名中尽可能不用冠词。来稿须同时附上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 统一为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部分,字数在 200 字左右;关键词为 2 - 5 个,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需相互对应。文字使用规范,拉丁文用斜体;英文缩略语第一次在文内使用时请注明中文全称;中药名称请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范名称,西药名称除商品名外,还应注明化学名。临床观察类文稿,请尽量采用公认的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排除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并著录详细内容及参考文献出处,目前尚无公认的参考文献参考的,请注明自拟的原则及详细内容。实验类文稿的造模方法原则上也应有相关参考文献。药学类文稿,讨论部分请尽量详细,避免与实验报告的结论雷同。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审稿周期 审稿周期一般为 1 - 3 个月。对于优先发表的论文,可在收稿 3 - 6 个月内刊发。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主要内容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自 1958 年创刊以来,已成为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的期刊。设有 “专家论坛”“实验研究”“中药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理论探讨”“文献研究与述评” 等涉及中医药范围的栏目。主要反映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数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载论文要求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并符合国家规范,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以及辅导基层医技术人员,都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来稿要求 请作者投稿前仔细阅读本《投稿须知》,作者投稿后即被默认为已阅读本刊《投稿须知》,并已理解和接受本刊《投稿须知》的内容和要求。请访问本刊网站进行在线投稿,稿件请用 Word 文件格式。论文应涉及中医药领域,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准确可靠、结构严谨、文字精练、图表简明、统计学处理正确。论文一般不超过 5000 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稿件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如不愿被修改者,请在来稿时说明。修改稿逾 2 个月不修回者,视为自动撤稿。本刊优先发表下列论文:①研究项目的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名称及编号;②创新性强、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论文;③中医药领域杰出学术专家的论文。对于优先发表的论文,可在收稿 3 - 6 个月内刊发。临床研究或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作者应提供相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来稿必须按现行出版规定要求,附寄第一作者的 “作者简介”。其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和研究方向。若属课题论文,请注明所属课题的名称、级别、编号(最好附证明一份)。来稿请尽量采用电脑打印,并同时将软盘寄来,或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寄送本刊,同时还需寄送论文打印稿及加盖有本单位公章,能够证明论文材料属实、无一稿两投、署名无争议等内容的介绍信各一份。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收录情况 除了已知的收录数据库,《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还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同时,该期刊为卫生 A 类期刊,被清华知网 CNKI、维普、万方、超星等全文数字出版。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学术类)、四川省优秀高校学报,被《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数十家国家权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作为一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为中医药领域的科研人员、临床工作者和师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其严格的投稿格式要求、合理的审稿周期、丰富的主要内容、明确的来稿要求以及广泛的收录情况,都使得该期刊在中医药学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投稿方式:《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的投稿方式如下: 电子邮箱投稿: 投稿邮箱:xbjkb@cdutcm.edu.cn。建议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投稿 + 论文题目”,以便编辑识别。邮件正文中可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等信息,并附上作者的联系方式。 邮寄投稿: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 1166 号成都中医药大学行政楼。在邮寄稿件时,需将论文打印稿、作者信息表(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
联系方式:投稿邮箱:xbjkb@cdutcm.edu.cn 联系电话:028 - 61800195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 1166 号成都中医药大学行政楼 邮编:611137
定价:4.00